隨著集運市場運力上升、再加上貨量恢復不及預期,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(shù)(SCFI)連續(xù)七周下滑。
根據(jù)上海航交所2月28日發(fā)布的最新數(shù)據(jù),SCFI指數(shù)上周下跌79.79點至1515.29點,周跌幅5%。歐美四大遠洋航線中除歐洲線止跌反彈外,其余三大遠洋航線均持續(xù)下跌,美國線跌幅較大。
上周,遠東到美西線每FEU運價下跌425美元至2482美元,周跌幅14.62%;遠東到美東線每FEU運價下跌446美元至3508美元,周跌幅11.28%;遠東到歐洲線每TEU運價上漲115美元至1693美元,周漲幅7.29%;遠東到地中海線每TEU運價下跌30美元至2594美元,周跌幅1.14%。
而在近洋線,遠東到日本關西每TEU運價較之前一周持平,為305美元;遠東到日本關東每TEU運價較之前一周持平,為308美元;遠東到東南亞每TEU運價較之前一周上漲1至441美元;遠到韓國每TEU運價較之前一周持平,為137美元。
業(yè)內(nèi)人士指出,運價走跌的原因包括去年搶運潮后今年貨量驟減,以及聯(lián)盟重組引發(fā)的運價戰(zhàn)等。按貨量恢復速度來看,預計3月底至4月初運價有望回升,但受關稅等不確定因素影響,市場仍存在較大變數(shù)。
盡管多家集運公司計劃在3月5日上調(diào)歐洲線每FEU運價至3000美元或以上,但據(jù)稱馬士基3月首周最新報價每FEU約2300美元,與2月底持平或微漲100美元;地中海航運隨即跟進,報價約為2290美元,其他集運公司預計也將有所回應。這一現(xiàn)象表明,3月初歐洲線漲價計劃可能難以實現(xiàn)。
目前,歐洲線貨量回升不及預期,船舶裝載率較低,集運公司通過優(yōu)惠價格爭奪貨量較多的客戶。而在美國線方面此前受美東罷工威脅、關稅問題和紅海危機影響,也出現(xiàn)了提前出貨的情況,如今部分美西線運價已降至每FEU約2100至2200美元。考慮到即將簽訂的長約價,預計最晚4月將推動漲價計劃。
雖然紅海危機緩解,但目前主要集裝箱航線仍未恢復過境紅海,以保持供需平衡。Alix Partners發(fā)布的《2025年集裝箱航運展望報告》指出,業(yè)界一致認為,今年上半年不可能達成解決危機、使航運公司重返紅海和蘇伊士運河的共識;不過,一旦危機得到解決,繞航運力的回歸和大量新造船的增加可能會打破供需平衡,壓低運價。
去年,集裝箱船新增運力約300萬TEU,船隊增幅11%,但這被通過好望角改道所需的額外運力需求所吸收。Alix Partners預計,今年還將有200艘新船交付運營,新增運力約200萬TEU,在紅海危機解決之后,供需動態(tài)將向有利于托運人的方向轉變,運價可能會迅速下降。